今年上半年,武汉市江岸区营商环境综合成绩居全市第二、中心城区第一。政务服务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江岸区持续以营政务服务之“优”,促市场活力之“旺”,谋高质量发展之“进”。在今年第一、第二季度市营商环境考核中,江岸区企业开办、政务服务指标均排名该市第1。
理念更新 从”被动接单”变为“主动服务”
今年3月,江岸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分中心,在创立方产业园和岱家山科创城同步投入使用。这是湖北省首批设在科创园区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分中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集聚了江岸区行政审批、市场监管、税务等8个部门的资源,目前可提供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140项事项的办理服务。其中,74个事项可以现场办结,66个事项通过全程网办、代跑腿等方式帮代办。除了提供税务、人资等基本标配服务,还着重引入技术合同认定、产品计量检测等个性化服务项目。
科创园区,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江岸区行政审批局转变服务理念,由“企业点单、部门接单”升级为“预判企业需求,主动下沉阵地”。
同样是服务,从接单到预判,背后是服务理念从被动迈向主动。这种转变,并非一蹴而就。
江岸区针对企业、个人和工程建设项目,推出“三个全生命周期”服务,在区政务服务大厅“企业全生命周期”综合窗口、“个人全生命周期”综合窗口和“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服务专区,打破传统“部门接单”式办理模式,在主动研判企业、个人和工程建设项目办事需求的基础上,主动跨领域、跨部门调配资源,实现按需集成窗口服务,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
目前,结合江岸区产业布局和发展特点,江岸区行政审批局已经将全生命周期服务主动送进商务楼宇、重点企业,不断织密“主动服务”的平台和载体。
角色转换 从“面对面”迈向“肩并肩”
“有了‘首席服务官’,我们感到审批部门与企业不再是‘面对面’关系,而是‘肩并肩’助推企业健康发展的‘战友’。”7月31日,提起最近一次在江岸办理业务的感受,后湖A10地块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负责人金晶感触颇深。
起初,金晶原本只是咨询如何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手续。江岸区政务服务大厅无柜台首席服务专区的“首席服务官”黄远军,结合项目实际情况,主动建议该项目考虑“多证同办”,有效压缩办理耗时。不仅如此,黄远军还为该项目提供全程帮代办服务,并主动介入项目策划环节,帮企业提升业务办理的‘一次性通过率’。
无柜台首席服务专区,是江岸区行政审批局学习粤港澳大湾区经验,探索设立的新型服务载体。之所以选择无柜台的形式,就是为了传递在政务服务过程中,政府部门与企业“肩并肩”的理念。目前,服务专区共设有3名“首席服务官”,从网上申报到资料寄递,零距离解决企业群众办事疑难杂症,累计为三峡集团、湖北商贸物流公司等30余重大项目企业提供全程帮代办服务。
类似这样“肩并肩”服务的场景,在江岸越来越常见。
依托湖北省政务服务网江岸区全生命周期线上服务专区和“江岸智慧政务”小程序,江岸区通过视频通话、屏幕共享、文件传输、远程协助等功能,提供一对一视频连线,屏对屏、手把手的材料预审、指导补正等前端服务,变“最多跑一次”为“一次都不跑”。
思路拓宽 从开门纳谏走向主动调研
5月16日,江岸区在武汉市率先发布首批6项政务服务“微改革”“微应用”事项,涵盖个体工商户登记智能审批、商业综合体入驻商户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免提交”、护士执业注册“减材料”、教师资格认定现场确认环节线上审核、工程建设项目涉水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夜间施工“即审即批”“审管联动”。
此次试点推出的6项“微改革”“微应用”事项,全部基于前期的深度调查研究。自今年初以来,江岸区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分批分组广泛走访辖区企业,并通过公布热线电话、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主动收集企业的意见和建议。
在开门纳谏的同时,加大主动调研力度,是江岸区行政审批局推动审批服务提档升级的重要抓手。这种工作思路从“被动”向“主动”的转变,也让江岸区政务服务改革举措更加精准、更加及时地切中企业和群众的所思所盼。一系列的良性循环,正在形成。
结合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工程建设项目落地落实等现实需求,今年3月,江岸区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个人全生命周期服务和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服务三大领域的重点、痛点、阻点,创新推出优化政务服务“黄金十条”,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针对市民普遍关注的工程建设项目占道挖掘监管难题,今年7月,江岸区在湖北省率先推出工程建设“项目码”,通过在审批环节为工程建设项目“赋码”,实现对需占道挖掘的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精准监管。
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最有发言权。上半年,江岸区新登记市场主体1.86万户,其中企业占比41.5%。政务服务“软环境”正成为经济发展的“硬支撑”。(张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