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临平区第三批援川医疗队6名优秀医务人员日前踏上了四川甘孜州石渠县的土地。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将在这个距离临平3000公里外的高原地区,开展为期半年至一年的医疗帮扶工作,为当地百姓带去临平人民的深情厚谊,为浙川对口支援架起医疗技术帮扶的桥梁。
“先遣队”率先抵达
争分夺秒开展“光明行动”
(资料图片)
“这里老百姓的眼科防治意识比较薄弱,筛查过程中能发现不少问题。”7月28日,临平区一院眼科副主任医师俞国孝和医疗队的小伙伴们带上白内障筛查设备和氧气罐前往石渠县起坞乡。“老百姓听说专业的医疗队来了,都过来参加义诊筛查。”俞国孝介绍,这次医疗队主要对尼呷镇、蒙宜镇、起坞乡的居民进行眼病筛查,由于高原强光、紫外线和白雪反射等长年刺激,这里的眼病患者很多,“很多患者久病不医,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期,造成视力永久性损伤。”
7月10日,俞国孝作为第三批援川医疗队“先遣队”成员率先抵达石渠。作为眼科专家,他将在石渠开展为期三个月的白内障筛查和手术治疗。
“不动还好,一动就喘。”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缺氧”几乎是每一位高原访客需要面对的挑战,然而时间紧任务重,容不得过多休整,抵川半个多月来,俞国孝每天都在经历“吸氧—筛查—吸氧—会诊”的日常。“这点身体上的困难不算什么,只要能够帮助更多的眼病患者恢复健康,我这趟行程就是充满意义的。”俞国孝说,这几天,他正与医疗队对眼病患者开展术前检查,接下来,各项手术将陆续开展,“如果有时间,希望还可以去学校宣讲爱眼护眼知识,让高原的孩子们从小树立护眼意识。”
圆梦之旅
跨越千里的“西部情结”
在俞国孝前往起坞乡的同一天,第三批援川医疗队的其他5名队员也踏上了赴川旅程。“这是人生中独特的经历。肩负重任,我一定会踏实工作,努力发挥所长,与当地同仁一起紧密合作、互帮互助,为提升医疗技术助力,造福当地百姓。”出发时,临平区妇保院儿科主治医师章洪激动地说。
从医十多个年头,章洪一直奋斗在儿科临床一线,对新生儿、儿科常见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此次援川之行,并不是章洪第一次踏上对口支援医疗协作的旅程。
3年前,得知医院要选派儿科医生去贵州台江开展医疗帮扶,作为共产党员的章洪克服困难,在家人与同事的支持下主动请缨。援贵期间,他积极为儿童诊治,带去新的诊疗理念,获得当地医护人员的好评。2023年,当得知需要儿科医生援川时,章洪再次请缨。“上次的贵州之行让我看到东西部医疗水平的差距,也感受到我们的援助对当地人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秉持着对医疗事业的热爱,以及“医者仁心”的满腔热情,章洪再次踏上西部之旅。
“我一直希望能去西部,去帮助更多人,这是我的梦想。”与章洪一样,临平区一院麻醉科主治医师沈健有着深厚的“西部情结”,他说,此次旅程算得上是一次圆梦之旅,“希望能帮助当地把舒适化医疗项目和慢性疼痛诊疗的服务做起来,让更多的人有舒适的就医体验,尽快解除病痛。”尽管平日里沈健性格内敛、不善言辞,但聊起自己的日常工作,他总能滔滔不绝,对于此次援川之旅,他更是充满憧憬。
家人支持前辈“铺路”
援川之行信心满满
陈泽是临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外科主治医师,从事外科临床工作9年。援川工作是陈泽一次重要的人生抉择。“家人的支持是我坚强的后盾。”陈泽说。妻子闻伟丽同是临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手术室的一名护士,作为“双医家庭”,闻伟丽对于丈夫的选择给予了最大的支持。一去一年,陈泽心里最记挂的还有5岁的女儿,“虽然不能陪伴在女儿身边,但我会在远方和她一同努力、共同成长。”
“我援川的底气和信心,来自家人无条件的支持。”2023年6月,临平区中医院肾内科主治医师项超入选援川医疗队。实际上,项超的孩子刚刚1岁出头,同是医生的妻子平日里工作繁忙,身体也相对较弱,这一度让项超心怀顾虑。然而,对于项超的选择,妻子表达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岳父岳母也表示会全力帮忙照看孩子,这一切坚定了项超援川的信心。为了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出发前,项超特意与几位援川的“前辈”进行了沟通。“有了前面几位同事的铺垫,那边的工作已经基本捋顺,我会尽快让自己适应并投入工作。”项超说。
“援川不仅是自己的使命,也是单位形象的展示。我一定会尽快适应当地环境,努力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同样信心满满的还有临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南苑分院全科主治医师王济鹏,有着13年基层社区卫生工作的他经验丰富。提及此次援川,王济鹏表示,自己会关注当地基层医患情况,将自己的业务技能转化为医疗服务,尽己所能为当地百姓服务。
石渠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川、青、藏三省交界处,平均海拔4526米,这里条件艰苦,被誉为“生命禁区”的冻土地。医疗帮扶是临平区对口支援石渠县的重点工作,2021年以来,临平陆续选派3批共18名优秀医务人员前往石渠县,开展不同时长的医疗支援工作。三年来,援川医疗队围绕当地医疗及群众需求,持续提供精准的医疗帮扶,输送技术、管理、文化,为促进民族团结、共同发展贡献临平力量。
标签: